寒梅惊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辣文小说网www.xlawe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锋不甘示弱,声音更高了:“大舟纺织厂,要四十人……”

“有没有去玻璃厂的?”

“面粉厂煤工来三个!”

于谦站在人群之外,看着热闹的场景,皱眉道:“出了好多不曾听闻的行当。”

朱文奎一只手摸着下巴,思索着。

父皇曾说过,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是会进入另一个阶段的,或许政治体系不变更,但经济体系会先发生变化。有一个名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东西,会伴随着商业、手工业的发展,无可阻挡地出现在大明。

而资本主义的一个标识,便是自由雇佣市场的出现。

这些年来,金陵、苏州、杭州等地,早就出现了这种雇佣市场,只不过远没有眼下如此热闹,那时候也没有出现那么多的厂,更多的是一些纺织作坊。

可现在,随着外无强敌,内无大灾,朝廷减税,有酬徭役,百姓逐渐有了购买力,市场需求在增加,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类各样的工厂出现,以满足这些需求。

朱文奎听朱允炆说起过资本的可怕,知道资本的逐利本性,它可以让人过得好,也能让人死无葬身之地,它可以成就伟大,也可以让伟大沦为渺小。

关键不是阻止它来到大明,而是如何引导与使用资本。

时代的潮流是不可能逆转的,唯有顺势而为,善于使用,才能确保一切力量为朝廷所用。

朱文奎明白,未来自己治理大明少不了与资本较量。

好事。

父皇将周围的敌人都清理完了,瓦剌也被彻底分解,没了往日的威风。除了水师之外,大明军队在未来几十年很可能都不会有大的战事。

没敌人可收拾,想要延续与再创大明辉煌,就需要内治!

内治难点之一,便是商与资本。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朱文奎看到了大明新兴的行业,看到了朱允炆曾描述过的可能,对眼前的欣欣向荣既是期待,也有所忌惮。

于谦察觉到了朱文奎的情绪变化,笑道:“权衡利弊,扶利而去弊。再多变化,只要不改变大明前进的方向,不扯后腿,总会越来越好。”

朱文奎点头,一扫担忧,豪情地说:“任它雷霆击空,我自乘风破浪!”

在朱文奎、于谦一行人在南方游历时,在北京的二皇子朱文垣已经开始学习处理政务。

朱允炆不仅细细讲解政务中的问题,引导朱文垣提出多种解决之策,还让其分析每一种对策的优劣与影响,最终选择出适合的应对之策。

朱文垣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兴许是皇室教育打下的基础,也兴许是随朱允炆,在经过初期的接触之后,也开始能处理一些简单的事务。

虽说朱文垣的应对之策还不够完善,想不周全,有些想法并不适合,但朱文垣能自己拿主意,找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于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来说已是惊人。

就连杨士奇、解缙、铁铉也不得不承认,朱文垣是一个有能力的皇子。而越是如此,杨士奇等人越是担忧。

朱允炆并不介意这些担忧,面对一些朝臣进言,一律置之不理。

这一日黄昏。

朱文垣已出宫去了吴王府,朱允炆一个人待在武英殿内处理政务。

内侍通报:“庞指挥使求见。”

朱允炆微微点头。

庞焕入殿行礼,递上一份文书:“皇上,最近朝臣之中有些人想尽办法接近吴王府,想要巴结逢迎吴王,这是名录。”

朱允炆接过文书看了几眼丢到一旁,摇了摇头:“朕说过很多次,朝臣效忠的是大明,是皇帝,而不是太子、皇子亦或是其他藩王!不过是一点点风吹草动,他们竟按捺不住,想着投机取巧,是不是再过一段时日,便要结党营私,簇拥在吴王身边攻讦亲近太子之人?”

庞焕低着头不说话。

封二皇子为吴王,并带至武英殿处理政务,这给许多大臣传递了一个非同小可的讯息,他们第一个想法自然而然是:

皇帝想另立太子。

在这种判断下,难免有些人赌上一切去压住二皇子,希望能成为二皇子身边之人,他日二皇子登基,便是朝中重臣,什么解缙、杨士奇,什么夏原吉、李志刚,都将在自己之下。

朱允炆沉思了下,开口道:“给吴王传句话,让他接纳所有投效官吏。这群人既然喜欢二皇子,那就让他们跟着他吧。至于要不要用,能不能用,让二皇子自己来选。但需要盯着所有投效官吏,谁敢攻讦太子、东宫僚属、内阁,便请他去安全局喝碗汤吧。”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乱世银枪

乱世银枪

修罗羽歌
魂穿到另一个世界的风子墨,阴错阳差的成为了国公世子。他本想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可命运却一步步将他推向另一条路,一条一统天下的路!
历史 连载 4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