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辣文小说网www.xlawe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纵观历史朝朝代代都是如此兴亡交替,可那些文人世家却可永存。

大唐亡了,他们可以重新站在大宋的朝堂之上。

大宋亡了,他们可以站在我大明的朝堂之上。

我大明亡了,他们还可以站到野猪皮子的朝堂之上。

所以,他们从不会在乎你皇家的江山怎么样。

他们只在乎自身的利益如何。

他们嘴里的那些忠义廉耻还是听听算了,千万当不得真。”

孙承宗听了朱由校的话,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虽然也是个读书人,可不得不说皇上这话,说的虽然难听,还有点极端,可却是一针见血,是大实话。

“陛下,这朝堂之风气要慢慢来,可不能操之过急。

这些朝臣的身后,关联着一系列的势力,动一而发全身。

一个不慎,他们就会闹出大乱子,不得不防。”

朱由校苦涩的对孙承宗说道:

“孙师,不是朕急功近利,而是这大明真的没有时间了。

你观历史,每次朝堂更替之前必有连年的天灾人祸。

汉末,连年大旱,赤地千里,饿浮满地。

这才有起义不断,兵灾连年。唐末,宋末个个如此。

当然,当皇帝的昏庸无能有着一定的责任。

可那些老农民,只要他们有口吃的,不至于饿死,就不会冒着杀头的危险去造反。

所以这天灾缺粮,才是压倒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孙承宗皱着眉说道:“虽然我大明现在每年都有部分地区受灾,可还不至于缺粮啊?”

朱由校拧着眉头思考着,他不知道该如何给他解释一下小冰川气候的可怕。

难道能和他说现在的欧洲已经冻死多少多少人了。

东边的老毛子已经饿死多少多少人了吗?

“孙师,朕在闲时曾去过钦天监翻看过二十年来历年的气候记录。

可以说这二十年来,大明疆域内的气温每年都在大幅度的下降。

都按种麦子最好的季节记录来说吧。

这二十年来春麦的播种期已经延迟了将近一个月。

而能种小麦子的地区,从长城眼线已经向南推移了百十里地。

草原上每年的冬天都在延长,冻死的牛羊在逐年增多。

那老奴为何急着攻占我大明?是因为他们那里越来越冷了。

他们那里的冰雪线在逐年南移。适合种庄稼的地方越来越少。

所以他们急着向南来找活路,急着来劫掠我大明获得粮食。

而我大明陕西,山西,山东,河南这些的人口和产粮大省的旱灾也在连年增多。

干旱的区域也在连年在增大,受灾的人口每年都在明显增加。

而这样的气候还要持续多少年。

这气温最终能降低到什么程度。

这受影响的区域到底会增加多少。

这样的灾害需要多少年才能缓解。

我们对这些都不得而知啊。

所以孙师,朕不得不向最坏的后果考虑。

我大明一亿五千万子民生死委于朕一身。

孙师,你说朕能不着急吗?

朕只有先整合了朝堂,恢复了军备,才能带领着万民,一心共度难关啊!”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大雍一小兵

大雍一小兵

木原十二钺
重生?穿越?王镡(x二声)睁开双眼的那一刻就面临着如何活下去的问题。因为在他眼前出现的是一张凶狠非常的脸,对方手中的剑正插在他的腰眼处。王镡觉得他又得再死一次了,好不甘心。
历史 连载 157万字
大清隐龙

大清隐龙

心净
大国争锋,总少不了‘弯道超车’的特殊历史时期,从农耕文明到工业革命,然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科技大爆炸,生产力急速提高的短暂历史阶段,都是落后民族‘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十九世纪末,又一次难得了历史机遇期出现了,而中华民族这一次将绝不错过! 本书为清穿造反文,不是什么拥清文,请诸君不要错会了意思! 请关注今日头条号‘我就是心净’观看心净的视频节目,以及相互交流互动!
历史 连载 14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