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辣文小说网www.xlawe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听了李宏的这番话,众人在心里琢磨一番,暗暗点头,觉得这倒真是一条好计谋。

倘若李余奉旨班师回京,那么势必会引起萨罗人的强烈不满。

萨罗人非但不会再帮李余,反而还会调转矛头,与李余反目成仇。

倘若李余继续帮着萨罗人复国,那他又是抗旨不遵,让李据乃至朝廷觉得,他确有不臣之心。

所以,无论李余如何选择,都不可能做到两全其美。

届时,李余也定会陷入到两难的境地。

李宏转头看向李烈,说道:“三哥与宣国公私交甚密,三哥不妨让宣国公在李据那边吹吹风,就说,有传言称,李余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让李据召他回京,以做试探!”

在场众人,无不纷纷点头,表示李宏的这个主意好。

李烈揉着下巴,默默考虑李宏的这个计划到底可不可行。ъitv

思前想后,他缓缓点下头,说道:“好吧!就依九弟之见,最近这几日,我便派人给宣国公传信!”

宣国公周能,现任中书令之职,既是开国功臣,也是朝中重臣,还是天子近臣。

李烈和周能的关系,可算是他手中的王牌之一,无论如何也不能被人发现端倪。

好在李宏的这个计划,还不至于让周能暴露他的立场。

李烈在派人给周能传信之前,先着人在京城里秘密散布谣言,说吴王李余,手握重兵,现在又得到宛国和萨罗国的支持,拥兵自重,有割据梁州、秦州,独霸一方之意。

在有心人的故意散播下,这个谣言,在京城里巡逻蔓延开来,且愈演愈烈。

周能正是趁着这个机会,在朝堂上向李据建议,朝廷应立刻召吴王率军回京,以此来试探李余对天子的忠诚。

倘若李余奉旨回京,谣言自然是不攻自破。

可如果李余不肯奉旨回京,那么,坊间的传言就很可能是真的。

周能作为中书令,与尚书令陶源齐名,在朝堂上的能量自是不容小觑。

有一大批的大臣,都是以周能马首是瞻。

听闻周能的启奏,不少大臣纷纷出列,向李据插手施礼,说道:“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李据坐在龙椅上,禁不住一声咳嗽。

自从他登基以来,身体每况愈下,单看他的脸色,就给人一种病恹恹的感觉。

见他咳得厉害,宦官胡韦连忙端送上来一杯药茶。

李据喝了大半杯,总算是把咳嗽压了下去。

他看眼下面的群臣,声音虚弱地说道:“十七弟,不会拥兵自重,也不会像九王那样,造朕的反,诸卿,都多虑了!咳咳!”

周能面露痛心疾首之色,说道:“陛下,当下之大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可再经不起大风大浪拍打!现,吴王手握五十万重兵,陛下,可不能不防啊!”

李据看向周能,态度坚决地说道:“宣国公,朕再说一次,朕,信任十七弟!”

“陛下……”

“好了!宣国公不必再说!”

就算李据现在的身体状况不佳,可他头脑依旧清醒,不会听信谗言,任人摆布。

倘若李余想造他的反,早就这么做了,又何必等到现在?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大雍一小兵

大雍一小兵

木原十二钺
重生?穿越?王镡(x二声)睁开双眼的那一刻就面临着如何活下去的问题。因为在他眼前出现的是一张凶狠非常的脸,对方手中的剑正插在他的腰眼处。王镡觉得他又得再死一次了,好不甘心。
历史 连载 157万字
大清隐龙

大清隐龙

心净
大国争锋,总少不了‘弯道超车’的特殊历史时期,从农耕文明到工业革命,然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科技大爆炸,生产力急速提高的短暂历史阶段,都是落后民族‘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十九世纪末,又一次难得了历史机遇期出现了,而中华民族这一次将绝不错过! 本书为清穿造反文,不是什么拥清文,请诸君不要错会了意思! 请关注今日头条号‘我就是心净’观看心净的视频节目,以及相互交流互动!
历史 连载 14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