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小司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辣文小说网www.xlawe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棣心烦。

把手重重拍在桌子上。

“殿前喧哗,成何体统!”

在皇帝至高无上的威严下,下面群臣顿时没了声音。

发牢骚是小,挨板子是大。

站在太子身旁的朱瞻基出班秉奏:

“皇上息怒。”

“古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当务之急是调拨赈灾钱粮,堵住决口,以解百姓倒悬之危。”

说完,太子府出身的官员赶紧附和。

“太孙言之有理!”

“太孙说的好!”

朱瞻基见有人附和,眉宇间透露出一股得意之色。

站在人群里的朱瞻圻打量了一眼这位未来的“促织天子”。

心中不屑。

一番话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看似聪明却喜欢卖弄。

急于表现却有哗众取宠之嫌。

对于太孙的说辞,朱棣不置可否。

“户部尚书夏原吉何在?”

“臣在!”

一名须发皆白,面带滑稽之色的老者出列。

“河南布政使奏称,大概需要五百万两银子赈灾,你是天朝财神爷,筹款的事交给你了。”

夏原吉不紧不慢来了一句:

“没那么多钱!”

朱棣一愣,张嘴就骂:

“你这户部尚书怎么当的?”

“我大明岁入一千多万两,现在五百万两都拿不出来?”

夏原吉是洪武年间进士,两朝老臣。

是与汉武帝时期桑弘羊齐名的经济名臣。

永乐一朝的文治武功全都离不开夏原吉的经济方略。

能臣一般都是刺头。

听到朱棣开骂,小老头也来了脾气:

“皇上!”

“您说话可得凭良心啊!”

“北征蒙古要钱,开凿运河要钱,修《永乐大典》要钱,下西洋更是花钱如流!”

“就连太孙大婚都花了一百多万两!”

“照皇上这个花法,岁入一万万两也不够!”

听到夏原吉拿自己大婚说事,朱瞻基非常不满,但当着众人也不好发作。

狠狠瞪了夏原吉一眼。

夏原吉毫不在乎,权当没看见。

朱棣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跟明镜一样。

夏原吉所说句句属实!

当下也不计较。

“那户部能拿出多少来?”

夏原吉略一沉思,心中默算完毕。

“一百万两。”

朱棣别无他法,就算杀了夏原吉,也拿不出更多的银子。

只是没想到大明作为天朝上国竟如此窘迫。

“筹款赈灾之事太子有什么看法?”

听到自己被点名,朱高炽猝不及防。

半天憋出了一句:

“此事皇上自有高见,儿臣全凭皇上定夺!”

皇上与太子政见不合众所周知,平时朱高炽很少当着朱棣的面讲自己的主张。

每次提出不一样的意见都会被痛骂一顿。

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这种不轻易表态的习惯。

朱棣被气笑了:

“朕当然自有高见,朕现在想听听你的高见!”

朱高炽见搪塞不过去。

灵机一动。

“实在不行,大伙凑点?”

朱棣一愣。

群臣一惊。

朱棣想的是这的确是个办法,短时间内就能凑到一部分钱。

群臣想的是大明工资待遇这么低,居然还得退回一部分!

朱高煦听到太子的建议,嘴里嘟囔:

“这么个馊主意亏他想的出来,要捐他自己捐!”

身后的朱瞻圻赶紧踢了踢朱高煦:

“爹,声小点,皇爷爷好像听见了!”

果然。

朱棣看见朱高煦父子俩交头接耳,面带愠色。

“老二,你俩在那说什么悄悄话呢?”

朱高煦抓耳挠腮。

一时间不知如何解释。

看着朱高煦一副守财奴的样子,朱瞻圻朗声说道:

“回皇爷爷,我父王说汉王府愿意捐十万两,救助河南百姓!”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乱世银枪

乱世银枪

修罗羽歌
魂穿到另一个世界的风子墨,阴错阳差的成为了国公世子。他本想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可命运却一步步将他推向另一条路,一条一统天下的路!
历史 连载 4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