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之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辣文小说网www.xlawe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很显然郝晋在来之前似乎已经做好了功课,他面对这位名声鹊起的太子殿下并没有慌张,老老实实地回到道:“臣准备亲自督点这批粮食,全部将其封藏入库,每日里严格按照定量发卖粮食,每人每日限量购买二斗,不得多买,等到秋粮正式收割以后,便开始全力平抑粮价,使其回归到原本的价格水平上。”

林敬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这些手段虽然很平常但只要能坚持坐下来,基本上不会酿出太大的乱子来,至少还是能打个及格分。不过林敬认为,还有一些可以进步的地方。

“郝知府不愧是久历地方庶务,经验颇为深厚”

林敬干巴巴地夸奖了一番,继而道:“不过以本宫之见,尚有数条需要进一步弥补。”

“还请殿下赐教。”

“首先,京城中已经涌入大批流民,他们已经没有足够的银钱去购买高价粮,甚至朝廷就算平价卖出,他们也无力购买。你准备怎么办?”

“这”

郝晋顿时哑口无言,他总不能直接给这些人白白赈济粮食,否则再多的粮食也不够这么赈济下去,到时候反而会误了大事,于是便将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

林敬笑道:“你的担心很有道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以工代赈呢?眼下京城的城墙还需要修缮,正是缺少劳力的时候,完全可以让他们去修缮城墙,朝廷则按照标准拨给粮食,既能供其生存,也可修缮城墙,一举两得。”

郝晋原本也快想到这一条,只是脑海里始终没有转过来,此时听到林敬的建议后,连忙说道:“殿下所言无不道理,臣自当照理办妥。”

林敬点了点头,手指点向了远方因为购买粮米而争执的百姓,道:“在这个关键节点,粮食并非最为关键的东西,对朝廷的信心才是,后面每天必须派人来这里维持秩序,要让百姓们明白,朝廷已经在全力筹措粮食,马上就会运到京师,让他们不要盲目购买高价粮。

“是,殿下所言,臣实在佩服”

的确,倘若是一个积年老吏在跟他郝晋说起这些问题,他还能淡然处之,可是眼下开口的却是年仅十七岁的太子,实在让人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林敬继续道:“还有最后一点,二百万石粮食纵使运抵京城,只怕也难以坚持到秋收,因此我已经安排山东的太子都督府紧急送来了一批土豆,你需要安排百姓在京畿之地种下,眼下时节虽然晚了一些,但也不是完全种不了,等到秋收之前就能收获一批,到时候就可以支撑渡过这一段时间。”

就在两个月前,山东的王象晋就已经给林敬写来了信,原来他在深入山东各地推广新的甘薯和玉米时,也针对性地做了一批育种,算是有了一定的收获。而林敬在得知以后,已经发觉京畿可能会面临的粮灾,便派人去送了一批过来,开始进行尝试播种。

特别是甘薯,本身作为一种极为耐养活的植物,即便是在五月份也是可以进行播种的,而且成熟期极短,只需要到八月份就可以收获。

郝晋顿时有些诧异,他好奇地问道:“殿下说的是甘薯,可是农居士老大人推广的良种?”

“没错。正是他老人家培育出来的,已经在山东进行了大面积播种。”

林敬点了点头,王象晋在整个大明都算得上很有名的人物,他还有一个很响亮的雅号,被世人称之为农居士。

郝晋连忙道:“殿下有所不知,实际上早在三月份的时候,农居士老大人就已经给下官送了一批育种,他老人家声称在京畿也要试种一批,因此下官也在京畿派人种了两千多亩,大概在下个月就能收获了!”

林敬顿时大喜,他知道甘薯的产量极高,在后世时经过育种后的甘薯亩产量通常能达到两千五百斤到五千斤左右,而眼下这个时代的甘薯虽然还没有经过良好的驯种,可是它比较好养活,至少也有个八百斤到一千斤左右的水平,这可远远超过了其他的作物。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大雍一小兵

大雍一小兵

木原十二钺
重生?穿越?王镡(x二声)睁开双眼的那一刻就面临着如何活下去的问题。因为在他眼前出现的是一张凶狠非常的脸,对方手中的剑正插在他的腰眼处。王镡觉得他又得再死一次了,好不甘心。
历史 连载 157万字
大清隐龙

大清隐龙

心净
大国争锋,总少不了‘弯道超车’的特殊历史时期,从农耕文明到工业革命,然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科技大爆炸,生产力急速提高的短暂历史阶段,都是落后民族‘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十九世纪末,又一次难得了历史机遇期出现了,而中华民族这一次将绝不错过! 本书为清穿造反文,不是什么拥清文,请诸君不要错会了意思! 请关注今日头条号‘我就是心净’观看心净的视频节目,以及相互交流互动!
历史 连载 14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