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之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辣文小说网www.xlawe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明朝从崇祯十三年开始以来,局势便每况愈下,直到今年虽然偶有气色,可终究是针对建虏方向的军事胜利,然而在针对义军方面却逐渐有些不可支撑,崇祯皇帝和太子林敬都有心同建虏议和,好集中精力对付势力日益庞大的李自成和张献忠所部,然而,朝廷过去不同建虏苟和的声音再一次出现。

其中为首上谏言之人,正是被崇祯皇帝再次招入到宫中的詹事府少詹事黄道周,此人敢于犯颜直谏而阔于事理,精通天文、理数诸书。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被世人称之为石斋先生。

此人曾经声称自己有七不如者,“七不如者,谓"品行高峻,卓绝伦表,不如刘宗周;至性奇情,无愧纯孝,不如倪元璐;湛深大虑,远见深计,不如魏呈润;犯言敢谏,清裁绝俗,不如詹尔选、吴执御;志尚高雅,博学多通,不如华亭布衣陈继儒、龙溪举人张燮;至圜土累系之臣,朴心纯行,不如李汝璨、傅朝佑;文章意气,坎坷磊落,不如钱谦益、郑。”

然而真正仔细品味一下,这段谦虚到极点的话又何尝不是自傲到极点呢?

而在这一次,黄道周将矛头直接对准了当朝太子林敬,认为林敬身为大明太子,不应该出宫冒险,更不应该私自暗通建虏议和,除此之外,他也反对朝廷进一步开设厘金局,认为这是盘剥百姓之道,希望皇帝能够将太子禁足宫中,不得外出任事。

一番批驳之言堪称石破天惊,掀起了朝廷中其他言官对太子攻击的热潮,不过不仅攻击太子本身,还进一步攻击内阁诸臣,认为正是这些人无能至极,才使得太子殿下出宫历事,实为大明朝之耻。

崇祯皇帝原本看了前几封奏疏就有些生气,等他看了黄道周的奏折后则更加愤怒,高声道:“此辈不过只是迂阔之人,原先被朕打发回乡,如今回京还没有多久,就敢上疏胡言,阻挠大计,博取清直敢言之名,着实可恶!”

一旁的首辅吴牲也有些恨得牙痒痒,这些正人君子们口头上治国都是一套又一套的,可是真让这帮子人上只会酿成大乱子,这使得他即便身为东林大佬,都感觉有些头疼无比。

“陛下,黄道周此辈守正而不能达变,敢于犯颜直谏而阔于事理,律己虽严而于世无补,臣以为不如驳斥了便是。”

这话的意思其实也是在委婉告诉崇祯皇帝,当初既然把他赶走了就不要再召回到京城来,你看这不是又出事了吗?还是赶紧将他打发走了吧。

崇祯皇帝心里也有些发堵,他之所以将黄道周重新找回来也是因为顾忌到士林,毕竟天下这么多人为黄道周求情,也不好继续紧抓着之前的事情不放,便打算将他重新弄回到朝廷来养着,也好给皇帝脸上贴金。

但问题是,崇祯皇帝已经忘了黄道周的禀性,让他来拍马屁还不如杀了他。

崇祯皇帝一直都认为眼下唯有同建虏议和,才能尽快摆脱两面用兵的困境,以便专力围剿农民起义军,可是眼下黄道周却始终死死盯着不放,这使得他心中自然颇为懊恼,有些训斥一番,便写了一本手书给黄道周,其中不乏一些情绪文字。

“朕用人用事都是出于朝廷法度,太子眼下能够治理山东,能够率军击败建虏,若是将太子重新赶回宫里,你黄道周能替太子将事情干好吗?要是自认为干不了或者干不好,以后就不要再多嘴了!”

果然,这番话说得痛快倒是痛快,可是也让黄道周进一步下定了辞职的决心,遂挂冠去印,只跟好朋友刘宗周打了一个招呼,再一次回了家乡。

林敬在听到这件事以后,脸上虽然没有什么表情,可是心里却有些不以为意,像这种酸秀才回去了倒也是一件好事,就算将来他做了皇帝,朝廷上也不可能为黄道周这种夸夸其谈的君子留下位置。

反倒是更加重要的一件事需要禀告给皇帝,那就是今年地方的灾情也开始逐渐变得严重起来,其中像京畿出现了粮荒,而河南因为战乱和旱灾的缘故也出现了灾情,至于江南各省同样也在呼吁请减免钱粮和陈报灾情的奏疏,他们在奏折中写着一行行泣血文字。

“启禀陛下江南各省百姓生计,已濒绝境;倘不速降皇恩,蠲免新旧征赋,杜绝苛派,拨款赈济,则弱者辗转死于道路,而强者势将群起而走险,即天下之大乱将愈不堪收拾矣”

崇祯皇帝看完这些奏折之后,心里有些不太满意,他望着林敬道:“江南的灾情到底是不是真的,你是朕的太子,绝不能帮着这些人欺骗朕!”

林敬丝毫没有犹豫,直接说道:“父皇,请父皇赦免儿臣斗胆直言。”

“你直说无妨。”

“京畿的情况儿臣和其他大臣们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河南去年战乱今年旱灾,灾祸连绵不绝,儿臣以为也八九不离十,至于江南各地,百姓们固然生活得惨不忍睹,可是这绝非天灾,而是人祸!”

林敬略微带着几分感叹道:“就像今年的山东一样,同样经历了灾害,可是百姓们却都能吃饱,反倒是江南纵使没有灾祸,可是这些达官贵人们,照样能将百姓吃得干干净净!”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大雍一小兵

大雍一小兵

木原十二钺
重生?穿越?王镡(x二声)睁开双眼的那一刻就面临着如何活下去的问题。因为在他眼前出现的是一张凶狠非常的脸,对方手中的剑正插在他的腰眼处。王镡觉得他又得再死一次了,好不甘心。
历史 连载 157万字
大清隐龙

大清隐龙

心净
大国争锋,总少不了‘弯道超车’的特殊历史时期,从农耕文明到工业革命,然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科技大爆炸,生产力急速提高的短暂历史阶段,都是落后民族‘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十九世纪末,又一次难得了历史机遇期出现了,而中华民族这一次将绝不错过! 本书为清穿造反文,不是什么拥清文,请诸君不要错会了意思! 请关注今日头条号‘我就是心净’观看心净的视频节目,以及相互交流互动!
历史 连载 14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