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团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辣文小说网www.xlawe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骑上我心爱的小摩托,它永远不会堵车”

何杨骑着电瓶车,一路唱着来到广场。虽然此时村子的道路还没有铺设水泥,但是路基已经形成。路上仍有少数坑洼之处,但骑车影响已经不是很大了。

找到几个部门负责人,何杨让他们来自己家里开个小会。

路上遇到的村民、流民,在震惊何杨骑着两轮电瓶车的行为之余,再次确信了何杨“神仙”的身份。

不多时,李铁等几位负责人来到了何杨的住处。

见人都到齐了,何杨开门见山地说道:“今天让各位前来,便是安排村子后续的事情。”

众人听到何杨有新的安排,端坐好仔细聆听。

何杨顿了顿,对后续重点事项进行逐一安排。

有道是民以食为天,首先解决的便是春耕问题,这不但涉及生存问题,更影响今年的赋税。

别看每个成年男子能分到100亩田,但哪怕一家老小全部上阵,也不见得种得完。

再受到天时、地理位置、种植技术等多方面影响,看似不少的土地,实际产出并不多。

天下太平,风调雨顺时,一年辛苦下来还有结余,可一旦天时不好、政局不稳,一年产出还不够赋税。

说起赋税,在唐时实行的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制,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

所谓【租】【庸】【调】分别指唐人需向朝廷履行的三样义务。大唐百姓在十八岁时,朝廷拨一顷(100亩)土地给其耕种,人去世时交还朝廷。

其间每年向朝廷交两石粮食称之为【租】;

二十岁时每年为朝廷劳动二十天称之为【庸】;

每户每年向朝廷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五尺、麻三斤称之【调】。

大唐实行有丁即授田,有户则取调的原则。按照比例合算,税率大抵为四十税一,是历史上鲜有的轻徭薄赋。

目前,终南村很多村民被何杨雇佣。在第一次李铁找到何杨时,何杨便有意把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以前时机不成熟,但现在已具备实施条件。

经过这段时间的雇佣,终南村的村民家里,存粮普遍在百斤以上。而大唐一年的赋税,不过两石(约300斤)。

按照目前的收入,一个成年男子5个月工资,便可完成赋税,但何杨觉得工资还是太低了,一天两斤粮食的工资,还无法打消村民对土地的留恋。

于是,在安排春耕之前,何杨宣布了工资架构上的决定。根据后世的经验,结合当前的物价,按岗位价值把工资等级分为十级。

从打杂工人到工坊负责人,从普通工人到技术人才。工资每月从20文到300文不等。

这样改革后,哪怕一个薪酬最低的工人,一年的薪酬,也足够支付其赋税还有大量结余。在这样的诱惑下,新的薪酬制度便就此敲定。

定下薪资制度后,何杨便说起了流民安顿政策。

针对流民安顿,肯定要以工代赈的方式执行。其薪酬依旧按照之前办法支付,想获得村民的薪酬,必须经过考核后,加入终南村后才行。

而流民安置点,初步通过考核的,以户为单位安置在老村当中。新村这边,根据原来的规划,留下少部分人继续修建房屋,其余多数人转移到市政板块上,完善公厕、商铺等配套设施以及村子到工作点,到长安和蓝田的道路铺筑。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大雍一小兵

大雍一小兵

木原十二钺
重生?穿越?王镡(x二声)睁开双眼的那一刻就面临着如何活下去的问题。因为在他眼前出现的是一张凶狠非常的脸,对方手中的剑正插在他的腰眼处。王镡觉得他又得再死一次了,好不甘心。
历史 连载 157万字
大清隐龙

大清隐龙

心净
大国争锋,总少不了‘弯道超车’的特殊历史时期,从农耕文明到工业革命,然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科技大爆炸,生产力急速提高的短暂历史阶段,都是落后民族‘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十九世纪末,又一次难得了历史机遇期出现了,而中华民族这一次将绝不错过! 本书为清穿造反文,不是什么拥清文,请诸君不要错会了意思! 请关注今日头条号‘我就是心净’观看心净的视频节目,以及相互交流互动!
历史 连载 14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