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辣文小说网www.xlawe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次蝗灾,难道当真就无法抑制吗?如果加派人手扑杀的话,蝗灾总会蔓延的慢些,百姓们耕种了一年的粮食,也多少可以收回一些。”

赵俊臣此言,原本只是顺口一说,显示一下自己对蝗灾的关心罢了,毕竟在赵俊臣看来,组织人手扑杀蝗虫这种事情,刘长安身为知府,肯定早已经在做了,只是蝗灾来的太急太快,成效不大罢了。

然而,事实却与赵俊臣的想象南辕北辙。

听到赵俊臣之言,刘长安一脸的惊骇莫名,磕磕巴巴的说道:“大、大人,蝗虫怎么可以扑杀?蝗灾是蝗神降下的天罚,一旦扑杀,得罪了蝗神,那可如何是好?”

另一边,许庆彦也是同样的表情,连声说道:“少爷,蝗虫可不能扑杀,否则就是违抗天命,是要被神灵责罚的!!”

看到刘长安与许庆彦的表现,赵俊臣不由的一愣。

蝗灾是天罚?蝗虫不能扑杀?否则会得罪蝗神?

把蝗灾这种天灾视为天罚,这种观点在后世看来,颇为可笑,但看到刘长安与许庆彦此时一脸的严肃认真,赵俊臣却意识到,在这个时代,这种论调早已是深入人心。

赵俊臣上一世读书颇多,对于古时之人对于天灾的看法,也略有理解,他知道古人大都会把天灾看作是一种“天罚”,并对这种“天罚”极为敬畏看重,一场大规模的天灾,甚至还会逼得皇帝下“罪己诏”,不管是明君还是昏主,都要在“罪己诏”中承认自己德行有亏,以祈求上天原谅。

虽然明白这些,但赵俊臣却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这种观点在古时竟会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仅仅只是因为把蝗灾看做是一种天罚,为官之人就可以任由自己治下蝗虫肆虐、草木皆尽、饥荒遍野,而百姓们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漫天遍野的蝗虫把他们辛苦耕种一年的粮食啃食干净——那可是他们今后一年的活命粮食!!

然后,赵俊臣突然想起了唐代名相姚崇。

姚崇应该是古时官员中最先反对“天罚论”的,大约是唐朝开元四年,山东蝗灾泛滥,在所有人都一心指望着“祭天祈福消灾”时,唯有姚崇一力主张扑杀蝗虫并焚烧虫尸,当时的皇帝唐玄宗颇为开明,最终同意了姚崇的主张。根据姚崇的建议,蝗灾被迅速扑灭,救活百姓无数,一时间姚崇被山东百姓视为万家生佛,感激无数。

但没过多久,形势却急转直下,第二年山东再次发生大范围蝗灾,一时间“天罚论”喧嚣直上,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次蝗灾复发是因为姚崇逆了天道,得罪了神灵,之前还视姚崇为万家生佛的山东百姓,对姚崇的看法也突然转变了,认为是姚崇连累了他们,一时间民怨沸腾,满朝上下人人弹劾姚崇,而向来视姚崇为左膀右臂的唐玄宗,虽然再次听从姚崇的建议扑杀蝗虫,却也不得不贬斥姚崇,以此来宽慰世人。

姚崇一生官运平稳,唯独那几年起起伏伏,虽然是各种原因使然,但山东蝗灾,无疑是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政敌们攻击他时最有力的借口和理由。

而自姚崇之后,虽然已是时隔数百年,社会在不断发展,但世人对天灾的看法,依然没有多大的转变。

甚至,因为姚崇这个前车之鉴,都很少有人敢明目张胆的在蝗灾时主张扑杀蝗虫了。

事实上,不仅仅只是蝗灾,无论是旱灾、洪灾、火灾、地震,在这个时候,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总不是自救,而是去求助那些虚无缥缈的蝗神、城隍、龙王、灶王爷和土地神们。

……

就在赵俊臣暗思之时,另一边,刘长安却觉得自己有必要教给赵俊臣一些“常识”了,在刘长安看来,赵俊臣提出“扑杀蝗虫”之说,完全是因为不知世事、年少无知。

毕竟,在世人看来,赵俊臣之所以能身居高位,并非因为德行才识,而仅仅只是由于当今德庆皇帝的宠幸。刘长安无疑也是这种看法。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风流少帝

风流少帝

邂逅月光中的你
一朝穿越架空王朝的傀儡皇帝。 太后专政,帝位不保? 妃子嚣张,宫女跋扈? 李玄道表示没在怕的! 孙子兵法安排上,直接搅乱朝堂。 纯阳秘籍练起,直接成就最强躯体。 统一霸业,这四个字,只有由他李玄道来写!
历史 连载 127万字
侯门贵公子

侯门贵公子

圆月之下
苏时穿越大乾盛世,成为侯府的二少爷!只是,这二少爷空有一身好皮囊,却不学无术,活脱脱的京都一恶少。开局就被退婚,所有人都在等着看笑话,苏时表示无所吊谓。随口吟诵了一首诗,却不料惊动了整个京都。苏时微微一笑,不就是做诗词文章么?我会的可不仅仅是这玩意儿。原本只想逍遥快活一辈子的苏时,随便捣鼓了几下,这个世界就诞生了许多新奇的玩意儿。甚至,还一不小心成为了大乾隐藏的首富。“皇上,有外族入侵!”“宣苏
历史 连载 94万字
大明锦衣卫:惩奸除恶奖励万物

大明锦衣卫:惩奸除恶奖励万物

风起于渊
《我在大明斩妖除魔》《高武大明:我无限提取修为》 时值嘉靖,帝王崇仙,奸邪乱世,黎民百姓命如草芥。 苏元带狴犴腰牌穿越至高武大明,加入锦衣卫,身着飞鱼服,脚踩登云靴;一柄绣春刀,斩尽奸邪妖孽,劈出一个朗朗乾坤。 其真正依仗,却是一起穿越的神秘腰牌,惩奸除恶便发放万物奖励,修为,功法、武器、科技、丹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助苏元一步步走上登天之梯。
历史 连载 9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