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千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辣文小说网www.xlawe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能否让官僚集团获益,是判断一项政策能否执行下去的标准之一。

历史上郑和下西洋,带动了对外贸易,只可惜大部分的钱财,都落入了皇帝的口袋里。

官僚集团其实是没有获得太多收益的。

对于他们来说,下西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朱元璋规定“片板不得下海”,朱棣松动了这一项“祖制”,有了郑和下西洋。biqμgètν

实际上,禁海真的成功了吗?

非也。

走私活动一直盛行。

有人讽刺道:

“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

“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

从明初到中期,倭寇都在海疆纵横肆虐。

很大的原因,是沿海豪绅勾结倭寇,祸乱边境。

隆庆帝大手一挥,全面放开海禁,结果肆虐两百年的倭寇不见踪影了。

没有本土势力的支持,倭寇算个锤子。

封建王朝,说白了就是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博弈。

这个时期,是没有“民族”概念的。

皇帝和百姓,从来都是两个阶级,官僚阶级介于二者之间。

所谓“民族”复兴,是等到清末一批有识之士,才提出的概念。

这时候大家才意识到,原来生活在中原的百姓,是一个完整的“民族”。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就成了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

王守敬要推进大明的发展,必须从皇帝的利益、官僚集团的利益考虑。

这二者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总要讨好一个。

能够讨好两个,那做什么事,都会无往不利。

至于百姓,他们只关心能不能吃饱饭,对大局没有太大的影响。

要让大明从对内剥削,转移到对外剥削,这就是王守敬初步的规划。

百姓也能趁机喘口气,从中分一杯羹。

陈济负责修书、著书,宣扬王守敬的思想,等到恰当的时机,向天下宣示。

王守敬、廖镛负责占据朝堂的话语权,登临高位,获得皇帝、官僚集团的支持。

廖铭、沈开来负责开拓商业,将生意做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

这是王守敬初步的安排。

至于兵权,还不是他能够沾染的。

陈济很纯粹,王守敬很多事都没有打扰他。

廖镛、廖铭的心还不够沉静,方孝孺一案悬而未决。biqμgètν

真正算王守敬心腹的,只有沈家的沈开来。

只是一介商贾,空有钱财,还不足以完成王守敬的远志。

大明要为后世留下财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王守敬着手当下,道:

“句容的生意,有沈家照顾了。”

“广志可以去往扬州、苏州两地。”

扬州富庶,是因为两淮盐业。

苏州富庶,为“四大绸都”之一,朝廷设立了织造局。

以德庆侯府的招牌,在地方做食盐、丝绸生意,还是大有可为的。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

赚钱只是第一步。

没有足够的财力、权力支撑,就算开海了,也捞不到油水。

“我琢磨着,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从事盐商。”

“为长远计,我决定去苏州府。”

廖铭很快做出了抉择。

丝绸生意持续了上千年,经久不衰。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军旅:让你报道,你顺手抓通缉犯

军旅:让你报道,你顺手抓通缉犯

南海过客
江凡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名国防新生的身上。在去军校报道的路上,遇到一名A级通缉犯。军人的使命下,他依然上去将通缉犯抓获。可没想到这名通缉犯的不远处有警察盯着准备抓捕。因为报道时间准备到,没办法,江凡只能扛着通缉犯就往军校跑!后面的警察以为江凡跟通缉犯是一伙了,愤怒的追了上去!可觉醒系统的江凡,他们哪里能追得上。警察A:这家伙体质也太强了吧?扛着一个人在街上还能跑这么快?警察B:妈的!要跑晕过去了都
历史 连载 10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