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原十二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辣文小说网www.xlawe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杨澍接到长安传来的旨意,他是二话不说,简单收拾了一番,就带着一家老小踏上了去往长安的驰道。

杨澍虽说是官复原职,却也只是在门下省任门下侍郎,这个官职就是当年他在雍朝的官职,不同的是,雍朝时期不设侍中,门下侍郎就是门下省的首官,跟从在皇帝左右,为皇帝进献谏言。

而唐国的门下省,设侍中为首官,侍中同尚书令、中书令并列为宰执,居于政事堂办公。左右门下侍郎、左右中书侍郎、六部尚书,共十人,为政事堂从事。

政事堂不再设立于尚书省,而是两仪殿西暖阁,事实上已经成为了王镡的内阁。政事堂还有供事若干,这些人都是书吏,地位最低,却也最重要。因为他们能够接触到唐国机密,所以每个人都是经过缉捕司的侦查之后,确认没有威胁,才放在政事堂供职。

杨澍掀开政事堂书房的木雕窗户,风声变大,雨滴在成堆的案牍外飞舞,一株梨花在风雨之中含苞待放。后面一名供事正忙着把他的东西摆放出来,几个官员站在后面。

他转过身叹了一声道:“老夫竟被那姓王的效节卫羞辱了一番。”

官员们道:“不过是个侍卫,岂明君子心胸?杨州牧不需与他一般见识。”

杨澍黯然道:“老夫亏欠先帝一命。”

几个人皆沉默,当年王镡称帝,已是强夺皇位,他们都没为先帝殉国,而是苟且偷生,现在便极不愿再提旧事。

杨澍听罢说道:“今上大功于世,大势已不可违。先帝对老夫有知遇之恩,老夫居于庙堂,只愿今上能善待前人。”

旁边的官员道:“朝中、地方曾受先帝恩惠者不在少。诸公皆有此心。”

皇帝的宽容鼓励了李思,让他看到希望。打头阵上书没有死,名字必定已让皇帝记牢,仕途前程不止于前。

大唐元武三年夏季,李思从沓氏县快马赶回长安,欲进献图表。

王镡在两仪殿内亲自召见了李思。

李思被效节卫带到王镡办公后休息的地方,见只有王镡一人,这是单独召见,心下已是激动万分。

王镡没干任何事,面前的几案上只有棋盘和棋子,奏章也没带进来。他径直叫李思拿图上来看。李思急忙从带进来的布袋里拿出一大沓卷宗。

“坐,你先坐会儿。”王镡指着对面的软榻,随口道。

王镡翻看着纸上图文并茂的东西,内容很多。

良久后,李思便道:“辽东郡造船坊已在试造这种海船,亚俱罗船与中原船的构造全不相同。其形状不同于我朝船只宽大平实,而船身狭长、船底为尖;桅杆、船帆亦大相径庭。亚俱罗船帆为纵帆,饱帆如同三角形,如鸟之翼也。据辽东郡造船坊官吏言,这种船更适合于海上航行,重在风帆。”

王镡大致看了一番,也随口说出了自己临时的感觉和一些看法:“我朝河流众多,船只常用于内河,故平底不易搁浅,宽体减少吃水深度。且内河宽窄不一,风向不定,船只无法灵活利用风力,故以横帆为主,辅以船桨、水轮、纤夫。”

李思道:“圣上涉猎甚广矣。辽东郡造船坊官吏与圣上之言甚合,亚俱罗船用于江河不利,利在海上。其风帆灵活,对各种风向都很适应,据说逆风以‘之’字航行速度也很快。”

逆风走‘之’字形,唐军水师也行,只不过确实有点笨重,只有在长江中下游水面宽阔的地方有用。

王镡一面看卷宗,一面思索。他有点感悟:某些东西先进与否,在于是否与时代处境相符,超前太多反而不利。

比如这个船动力,中原有一种轮舸,以水车轮子带动船只,发展方向上似乎非常先进,因为王镡知道以后会有轮船。但以人力和自然风力为主的时代,船只的发展方向好像偏了,亚俱罗船这种重视船帆发展的方向可能才对。

李思道:“沓氏港口的船,在亚俱罗船的构造上有一些改动,用咱们的造船术改变了亚俱罗船的构造。咱们的船只升降船帆,无须用水手爬上桅杆,如此构造既快又省事,故依旧使用我朝船只的桅杆船帆构造,改变了形状而已。

另有船舱构造,亚俱罗船前后相通,也没看出有甚好处。船体一旦损坏进水,极易沉没。而照我朝前后分舱建造,一处漏水,及时封闭船舱,不会轻易沉没,便于修缮。”

王镡拍了拍卷宗道:“朕先观阅一阵,再送到林木森那里,让他也看看。”

王镡是武夫出身,什么技术都是先想到怎么利用到军事上,这船他一得到,毫无例外地便想着装备水师。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军旅:让你报道,你顺手抓通缉犯

军旅:让你报道,你顺手抓通缉犯

南海过客
江凡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名国防新生的身上。在去军校报道的路上,遇到一名A级通缉犯。军人的使命下,他依然上去将通缉犯抓获。可没想到这名通缉犯的不远处有警察盯着准备抓捕。因为报道时间准备到,没办法,江凡只能扛着通缉犯就往军校跑!后面的警察以为江凡跟通缉犯是一伙了,愤怒的追了上去!可觉醒系统的江凡,他们哪里能追得上。警察A:这家伙体质也太强了吧?扛着一个人在街上还能跑这么快?警察B:妈的!要跑晕过去了都
历史 连载 10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