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道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辣文小说网www.xlawe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实朱由校也有别样的想法。

昨日孙承宗给他建言行海运与屯田一事确实让他颇为心动。

于是他昨晚回去后又找到了这封题本看了看,突然想到,在历史上,因为辽沈之战失败,在明年朝廷设立登莱巡抚,收济辽东难民,接济辽南,最后毛文龙设立的东江镇也归其节制,一直骚扰建虏后方,让努尔哈赤等人烦不胜烦。

朱由校对此来了兴趣,心想现在可利用辽南屯田与海运的由头设莱登巡抚一职,做两手准备。

如果明年辽沈之战失败,便遵循历史,利用莱登,接济辽东,确保辽南不失,再造东江镇。

辽沈之战胜利了,就以此支点,输送流民、粮草前往辽南,以供屯田,也可继续以东江镇为支点,借道朝鲜,侵扰建虏后方。

从此想来,设置莱登巡抚百利而无一害。

所以他才会坚持让杨涟亲自走一趟,让自己能更好地了解实情。

皇帝这么决定,杨涟也不好说什么。

说完此事后,朱由校给王安示意一下,王安随即出去拿了一个带锁的黑色密匣跟一把钥匙。

“朕还有最后一件嘱托,这是朕交给熊廷弼的东西,你亲自交给他,让他亲启。”

这是朱由检学的后世密折制度。bigétν

雍正年间,封疆大吏在上任前,皇帝会把他叫到跟前亲自训勉,并交给他一个密匣,密匣上有道锁,而钥匙则只有皇帝和拿匣子的大臣才有。

大臣会不定期地将一些重要情况写成折子,不走正常的渠道,而是用这个匣子直接送给皇帝亲拆御览,皇帝有什么指示意见,随手用朱笔批于折后,然后再密封发还给原奏人,所有内容除君臣二人外界不得而知。

朱由校也不想自己接受信息的渠道过于闭塞。

以后如有大臣接受重任,他也会赐予密折之权,不是不信任内阁,只是多个渠道也是好的。

杨涟看到此物,却不知是什么,心想大约皇帝给熊廷弼的密信,只是为何要用盒子放着,但不疑有他,接了过来。

“朕的嘱托你记着就行了。

杨涟,先皇曾对朕嘱咐说你这人‘真忠君’,朕见之,也确实如此,当日移宫登基之时,你所作为,朕是记在心里,其后你在朝中屡有建言,朕也欣慰。

择其善者而从之,如果你是魏征,朕也想当唐太宗,朕欲效法宣宗,但却缺三杨,尽心用事,朕是看在眼里的。”

对于杨涟这等人,按照层次需求理论,他已超越了低层次需求,现在需要的是尊重跟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

而这恰恰是朱由校这个皇帝能够提供的,他也对杨涟感观较好,自然何乐而不为呢。

“臣谢陛下信任,臣自当肝脑涂地,以谢君恩。”杨涟听话十分激动,立马把把密匣放下,跪下哭谢道。

“好了,好了,起来吧,这次朕就不赏赐你什么了,等你回来,朕就把你的官往上挪一挪

就这样吧,你下去吧,好好准备,朕等你奏报。”

朱由校摆了摆手,示意王安把他扶起来。

杨涟自然是千恩万谢,拜谢出宫了。

而朱由校就继续看了看题本,等中午用完膳,休息了会,继续前往文华殿听日讲。

今天日讲官是翰林院侍读丁绍轼,应朱由校的要求,让他讲的是明孝宗弘治年间编撰的《大明会典》,这本书对明朝各行政机构的建置沿革及所掌职事有详细的记录。

丁绍轼也学究过人,做足了功课,对各部门的历史沿革多有涉猎,让朱由校也对一些部门的设置与情况有初步了解,受益良多。

等上完日讲,他拜谢老师按照惯例,去后宫苑散步休息,随后继续看题本不提了。

······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大雍一小兵

大雍一小兵

木原十二钺
重生?穿越?王镡(x二声)睁开双眼的那一刻就面临着如何活下去的问题。因为在他眼前出现的是一张凶狠非常的脸,对方手中的剑正插在他的腰眼处。王镡觉得他又得再死一次了,好不甘心。
历史 连载 157万字
大清隐龙

大清隐龙

心净
大国争锋,总少不了‘弯道超车’的特殊历史时期,从农耕文明到工业革命,然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科技大爆炸,生产力急速提高的短暂历史阶段,都是落后民族‘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十九世纪末,又一次难得了历史机遇期出现了,而中华民族这一次将绝不错过! 本书为清穿造反文,不是什么拥清文,请诸君不要错会了意思! 请关注今日头条号‘我就是心净’观看心净的视频节目,以及相互交流互动!
历史 连载 14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