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辣文小说网www.xlawe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亩产,几百斤?”始皇帝重复了一下。

秦朝,虽然是大一统的开端,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个春秋战国混为一谈。

这个时期虽然也采用精耕细作的农耕方式,但是不管是种子也好,还是耕耘经验也罢,都远不及后世。

秦朝时期的粮食亩产量,普遍停留在一百斤上下。

亩产一百二十斤往上都算耕种得力,一百五十斤往上都要烧高香了。

而至于宋明清时期,没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平均亩产两百斤往上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赵泗知道,两千年前的种子和两千年后的种子不一样。

现代红薯土豆亩产三四千斤是常态,某些地区甚至能够做到亩产八千斤……

但那是建立在打虫药,化肥,乃至于种子本身就经历过了科学的人工培育。

故而,赵泗只敢往少了说。

这等东西意义重大,与其往多了说,倒不如往少了说。

毕竟相比较于这个时代平均亩产百斤的粮食产量,几百斤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约莫?五百斤上下?”赵泗很保守,他甚至连亩产千斤都没有说。

五百斤上下……这是个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普及开来,全天下饿死的人将减少大半。

而从始皇帝的角度出发,一个亩产五百斤的粮食农作物,无疑是为秦朝的统治添砖加瓦,增加了极高的政权稳定性。

“至多五百斤?”始皇帝甚至多问了一句。

“大约五百斤。”赵泗开口回答到。

五百斤的平均产量很高,五百斤的最高产量那水分可就大了去了。

人和人不能一概而论,粮食和粮食也不能一概而论。

秦朝时期,商鞅改法以后鼓励生产,彼时都已经有记录有人能够亩产两百五十斤。

都江堰修建成功以后,最高亩产记录甚至达到了317斤。

有没有水分不知道,但是彼时秦国地区的平均亩产依旧也刚刚跨过百斤罢了。这还是得益于秦国的耕战制度,种地也有赏罚,故而农业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高于六国。

而始皇帝一统天下的现在,甚至还有很多地区亩产不足百斤。

客观的说,一统天下以后的秦朝,平均亩产反而下降了十斤到二十斤左右。

粮食生产也是上下相差极大,唯有平均值最为靠谱。

平均亩产五百斤,放在这个时代是什么概念?

“此等作物?可好操弄?”始皇帝的下意识认为这是一种比较金贵生长条件要求较高的农作物。

没办法,亩产量太大了,条件不高一点总觉得不真实。

“好养活的很!”赵泗咧嘴一笑。

哪怕是始皇帝,面对未知的信息也有很大的极限。

亩产五百斤……只是赵泗的保守说法罢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大雍一小兵

大雍一小兵

木原十二钺
重生?穿越?王镡(x二声)睁开双眼的那一刻就面临着如何活下去的问题。因为在他眼前出现的是一张凶狠非常的脸,对方手中的剑正插在他的腰眼处。王镡觉得他又得再死一次了,好不甘心。
历史 连载 157万字
大清隐龙

大清隐龙

心净
大国争锋,总少不了‘弯道超车’的特殊历史时期,从农耕文明到工业革命,然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科技大爆炸,生产力急速提高的短暂历史阶段,都是落后民族‘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十九世纪末,又一次难得了历史机遇期出现了,而中华民族这一次将绝不错过! 本书为清穿造反文,不是什么拥清文,请诸君不要错会了意思! 请关注今日头条号‘我就是心净’观看心净的视频节目,以及相互交流互动!
历史 连载 14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