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辣文小说网www.xlawe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军匠的手艺还是毋庸置疑的。

几个军匠一同工作,分工协力,约莫也就半天时间就弄好了。

本身就是实验用品,不用那么苛刻,也不需要考虑长期使用。

直辕改曲辕,大犁变小犁。

第一个曲辕犁在这个时代诞生了。

“且试试看!”王离比赵泗还要兴致冲冲,催促士卒套上耕牛实验。

直接在直辕犁旁边一块开始耕地进行对比。

一边是二牛抬杠直辕犁,一边是单牛拉的曲辕犁。

在王离的发号施令之下,一共三头老牛迈动沉重的步伐开始行进。

赵泗和王离则跟在后方仔细观察。

老牛走动许久,赵泗默默的跟在后面观察吃土深浅。

约莫百来米的距离,赵泗观察到,吃土深浅相差倒不是特别大,相比较而言,直辕犁吃土反而更深一些,但是深浅浮动较大,如果遇到土质比较硬的地界,或者有根茎丛生,更容易上浮。

而曲辕犁吃土稍微浅一些,但是吃土浮动不大,相比较于直辕犁,很明显受力更加均衡,力量传导更加稳定。

而从速度上来说,曲辕犁并未吊打直辕犁,相反,反而是直辕犁的速度更快。

一直犁到地头回转,赵泗回望,发现直辕犁犁过的痕迹也更加笔直一些。

到了回转的时候,轻便的曲辕犁很明显掉头更加省力,而长直辕犁则需要费不少功夫,毕竟重量在这里摆着。

一来一回下来,客观来说,曲辕犁并未对长直辕犁行成吊打之势,赵泗眉头紧皱。

连带着王离也有些好奇的开口问道:“我看这曲辕犁,似乎并未比直辕犁快。”

岂止是没有直辕犁快,还慢了四分之一还多。

赵泗正在思考哪里出了问题,却发现一群军匠一脸喜色的迎了上来。

这个时代的匠人们或许并不懂所谓的科学原理,也解释不出来。

但是他们是资深的老农和合格的匠人,相比较于赵泗这个基本上没种过地的现代人,他们敏锐的捕捉到曲辕犁的优点。

“此犁甚好!此犁甚好!”

几个匠人围在曲辕犁前面,一边仔细观察和直辕犁的区别,一边开口称赞。

“好在哪里?似乎速度还不如直辕犁?”王离开口发问。

“将军,此犁小巧,又只使一人一牛,自然不如二牛负直犁。方才犁过,地上犁痕深浅一致,一牛负犁,速度自然不如二牛负犁,吃土不够深也是因为犁具太小,若是再大一些,吃土定比直辕犁更深更快。”

军匠开口解释,赵泗豁然开朗。

这次做出来的曲辕犁只有直辕犁的一半大小,因为赵泗是跟着自己脑海里的记忆中来的。

时代和时代不一样。

秦朝时期,哪怕是直辕犁都是奢侈品,普通百姓还在使用耒耜的传统耕种作业模式。

汉朝以后,长直辕犁才逐渐普及开来。

直至唐初,长曲辕犁才真正面世。

至此,长直辕犁才被完全淘汰。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大雍一小兵

大雍一小兵

木原十二钺
重生?穿越?王镡(x二声)睁开双眼的那一刻就面临着如何活下去的问题。因为在他眼前出现的是一张凶狠非常的脸,对方手中的剑正插在他的腰眼处。王镡觉得他又得再死一次了,好不甘心。
历史 连载 157万字
大清隐龙

大清隐龙

心净
大国争锋,总少不了‘弯道超车’的特殊历史时期,从农耕文明到工业革命,然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科技大爆炸,生产力急速提高的短暂历史阶段,都是落后民族‘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十九世纪末,又一次难得了历史机遇期出现了,而中华民族这一次将绝不错过! 本书为清穿造反文,不是什么拥清文,请诸君不要错会了意思! 请关注今日头条号‘我就是心净’观看心净的视频节目,以及相互交流互动!
历史 连载 14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