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千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辣文小说网www.xlawe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守敬坚信,商业在永乐一朝,肯定能够发展辉煌。

土地的产出长达一年之久,最短也要半年!

怎么可能支撑起朱棣的雄心壮志?

东南沿海赋税之重,于谦都为之鸣不平。

朱棣在实现霸业的同时,对百姓也是十分宽厚。

他不可能竭泽而渔,穷兵黩武。

郑和下西洋,是最大的商贸活动。

感受到了商业发展的魅力后,没人会选择回归传统的农耕。

廖镛在调查时,遇到了极为严峻的问题。

句容的百姓不愿意安心耕种了!

进城担任长工,从事手工业,或者服务豪绅,来钱更快。

他们在城里干一年,顶得上在土地里摸爬打滚两年。

这就产生了新的矛盾。

人心趋利,百姓为了多挣钱,很容易导致土地荒芜。

句容只是一座小县,粮食的问题可以从邻县购买,保持好平衡。

倘若句容的模式,推广至整个大明呢?

大明没有足够的市场,百姓又不愿意耕种,必然引发一系列的灾难。

周边又都是小国,不可能满足大明所需。

廖镛对此深深地忧虑,他与弟弟廖铭畅谈一宿,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

“王县令深谙此道,为何不向他请教呢?”廖铭提醒道。

廖镛深以为然,与弟弟廖铭一同拜访了王守敬。

王守敬设宴款待了他们兄弟。

三人皆翩翩俊才,英姿勃发。

院外崇楼高阁,人声鼎沸。

院内朱栏白石,绿树清溪。

廖铭略显惴惴,心底又潜藏着一股期待。

“百姓趋利,不愿从事农耕,如何解决?”廖镛开门见山,一针见血。

“这怎么可能?”

“句容算是富县了吧?”

“农业可没有落下分毫。”

王守敬很自信,浑身透着一股神秘莫测的气息。

廖镛、廖铭兄弟自是不信。

“我曾询问城内的年轻人,他们大都不愿意从事农耕,此事并非空穴来风。”ъitv

空口无凭。

王守敬准备了车马,带着廖家兄弟去往城郊,视野的尽头全是稻田,年年丰产。

家家户户养殖着鸡鸭猪羊,建仓楼储存粮食。

“句容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耕为真,但从不敢荒废土地啊。”

“每一年农忙时节,句容官府严格地规定,各大作坊必须停产放农假。”

“闲暇时,由家中父母照顾田地,农忙时年轻人责无旁贷。”

王守敬侃侃而谈,为廖镛、廖铭兄弟描绘了繁荣的盛世。

“没有农业,何来商业?”

“在保障百姓耕种收益的同时,为他们拓展新的财路,这才是官府应该做的。”

王守敬的思维,完全是挑衅传统的儒家思想。

儒家传承至今,已经是统治者牢牢拿捏士族、百姓的工具了。

一个农人,就应该好好耕种,过得越穷苦越好。

又不至于饿死。

这是统治者最希望看到的状态。

百姓有钱了,就不好管了,越有钱越驱策不动。

他们悲天悯人,口口声声为了天下黎民百姓。

也只是为了让百姓活着,活着创造价值。

儒家有胸怀,但不多。

王守敬要打破这样的格局,还需要下一番苦心。

以庞大的利益,绑架永乐一朝,发展出辉煌来。

朱棣要北征,需要钱吧?

朱棣要南征,需要钱吧?

修永乐大典,也要钱。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军旅:让你报道,你顺手抓通缉犯

军旅:让你报道,你顺手抓通缉犯

南海过客
江凡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名国防新生的身上。在去军校报道的路上,遇到一名A级通缉犯。军人的使命下,他依然上去将通缉犯抓获。可没想到这名通缉犯的不远处有警察盯着准备抓捕。因为报道时间准备到,没办法,江凡只能扛着通缉犯就往军校跑!后面的警察以为江凡跟通缉犯是一伙了,愤怒的追了上去!可觉醒系统的江凡,他们哪里能追得上。警察A:这家伙体质也太强了吧?扛着一个人在街上还能跑这么快?警察B:妈的!要跑晕过去了都
历史 连载 10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