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辣文小说网www.xlawe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啊,不光我家的布要了,全村今后织的布,锦绣布行也都要了。”

什么?!在场的人都倒吸了一口气,这小子是不是又疯了?肯定疯了!

高罕还上前摸了一下高希的额头,试了试体温,没发烫啊!

“希哥儿,你说说是怎么回事儿?”这回胡老秀才却很沉着,他的花白山羊胡子没有抖动。

于是,高希备细说了一遍,听得在场之人都一愣一愣地。

什么规模收购,什么收销定产,什么预付定金,这些古怪新奇的想法,这疯小子是怎么想出来的!

“阿弟,起来吧。”高希为村里的织户们办了一件好事,高罕趁着父亲脸色缓和了许多,赶紧让高希起身。

“爸,照阿弟这么说,我们家那几块地可以不卖了吧!”高罕提醒自己的父亲。

高宝还沉浸在“今后的布有了买主”的突然惊喜中,大儿子高罕的提醒一时倒成了耳旁风。

一边的高刘氏听了大儿子的话,一下子激动地哽咽起来:“对啊,老爷,现在布可以多织些,都能卖掉,还能提前收到一些定金,希儿的病也见好,不用再花多少钱了”

高刘氏看丈夫没反应,轻轻地推了一把高宝:“老爷,那几块地那几块地不用卖了”

“哦啊?地不用卖了”高宝这才回过神来。

丁满桢为了买下高家的那几块肥沃的水田,这些日子,威逼利诱。

高宝在卖与不卖、全家的生计和守住祖业、小姓和大姓人家的夹缝中,受尽内心的挣扎与折磨。

大明开国以来,百姓急待休养生息,而江南一带的赋税反而越来越沉重。有统计数据表明,明初江南诸府的赋税水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至9倍之多。

像高宝这样还有些田地的小富农家庭,想要保住祖上传下来的那点田产也越发困难。

无奈,百姓只能“以棉补税”。在很大程度上,松江棉纺织业的兴起,和明朝廷“江南重赋”的政策有脱不开的莫大关系。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高宝一家生存的艰难,只不过是这种时代大背景下的沧海一粟罢了。

现在好了,不用卖地了!

高宝心头一松,祖上传下的家业终于保住了,全家的生计也保住了,他也不用再受地主丁满桢的气了。

看着老妻泪眼婆娑,他自己也禁不住双眼含泪,双唇紧呡,喉头抖动,一时无言。

一派煽情的气氛中,胡老秀才抓住了这个“冷场”的空档,想起今天所为何来:“我听说,你今天在布行里背了大明律条了?”

“是啊!那李掌柜用短尺骗人,不正是犯了大明律吗?”高希轻描淡写地反问。

“来,这个你看看,是什么?”说着,胡老秀才从袖筒里掏出一本书来。

“这是御制大明律户律卷。”高希瞥了一眼封面。

高宝和高刘氏,看看胡老秀才,又齐刷刷地转过头看看大儿子高罕,意思是问:你好歹在村塾里读了几天书,对不对?

只见高罕半张着嘴,满脸惊讶,同时向父母点了点头。

“你认得字?”胡老秀才有些激动。

“认得几个,还认不全。自从上回蒙老先生救治后,在家养病,有空就翻了翻阿哥的书,自学了几个字。”

“你,自学,还读过大明律?”胡老秀才太激动了。

“以前读过”,高希轻声从唇间挤出几个字,只不过这个“以前”是指前世。

“好些字认不全,还望老先生教我。”这是真话,前世高希读的是简体版的大明律。如果现在让他读面前这本繁体版的大明律,里面许多字如果不联系上下文,真猜不出是什么字。

“好好好,此子有慧根,有慧根啊!你可愿意做我的学生,跟我读书?”

这回高宝、高刘氏和高罕三人,又齐刷刷地扭头看向胡老秀才:“你老这是?”

胡老秀才的脑回路有点长,他为什么要收高希做学生,一家人还没反应过来。

以前人家说胡老秀才不务正业,这位老秀才倒也不以为然!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大雍一小兵

大雍一小兵

木原十二钺
重生?穿越?王镡(x二声)睁开双眼的那一刻就面临着如何活下去的问题。因为在他眼前出现的是一张凶狠非常的脸,对方手中的剑正插在他的腰眼处。王镡觉得他又得再死一次了,好不甘心。
历史 连载 157万字
大清隐龙

大清隐龙

心净
大国争锋,总少不了‘弯道超车’的特殊历史时期,从农耕文明到工业革命,然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科技大爆炸,生产力急速提高的短暂历史阶段,都是落后民族‘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十九世纪末,又一次难得了历史机遇期出现了,而中华民族这一次将绝不错过! 本书为清穿造反文,不是什么拥清文,请诸君不要错会了意思! 请关注今日头条号‘我就是心净’观看心净的视频节目,以及相互交流互动!
历史 连载 14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