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墨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辣文小说网www.xlawe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天顺阻止了她们,笑道:“不用找了,我会把它们都毁了的。”

“真的么?”南小倩问。

“明天你就会看到了。”李天顺笑了笑道。

就在这时,南大苗走进地窖道:“李公子,我们找到南老爷的粮仓了,好家伙,那里面的粮食都能堆成山了!”

“把南天霸看好,走咱们看看去。”李天顺道了句,带着众人跟着南大苗去往粮仓。

就见在郡府后院,有一个直径大概有二十米的尖顶茅草屋,虽然很大但却很矮,只有不到两米高。

李天顺皱了皱眉问道:“这里能装多少粮?”

“能装不少呢。”南大苗道:“我带您去看看。”

众人走进粮仓,让李天顺更加纳闷的是,他看到地上除了铺着地板外,上面却空空如也。

“粮食呢?”李天顺不解的问。

“在这儿呢!”南大苗道了句,说着就把地上铺的地板一条条揭开。

接下来的一幕让李天顺众人都震惊了,就见地板下全是黄澄澄的稻米,而接下来南大苗的话更是让人震讶。

据他所说,这座粮仓的下方足有五丈深,装粮食足有十五万石。

李天顺知道这是个什么概念。

在西北带兵时,按四万兵算,每年大概需要粮食二十万石。

也就是说,自己手中要是有四万兵马,这些粮食也够大半年用的。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有了粮食还愁养不起兵马吗?

“南大苗,这是什么储存粮食的方法?”岳华峰问出了众人都想问的问题。

南大苗道:“禀岳先生,这是我们琼州一种独特的储粮方法。

这里四季水汽大,粮食容易发霉,我们就会在地上挖一个大坑,用火把里面的土烧干砌上砖石,在上面盖上棚顶防雨。

这样把粮食倒进去不但防水防潮,还可以防暑防虫,我们管这种储粮法叫窑穴储粮法。”

“真是好办法。”岳华峰赞道。

李天顺点点头对南大苗道:“要派专人守好粮仓。”

“您放心吧。”南大苗回道。

李天顺带众人出了粮仓后,又安排蔡朝阳带人张贴告示。

告诉玳瑁郡的百姓,后天一早在郡府衙门成立农耕会,同时将公开给佃户们分田。

蔡朝阳领命,连夜张贴告示。

另一边,李天顺让赵五郎、张六斤、雷行等人帮自己整理南老爷的地契欠条,为分地做准备。

狄婵儿、长公主和红儿也不休息,非要帮忙,因为她们都知道,只有分配了土地,李天顺才能建立真正的权威。

李天顺见状自是高兴,众人一直忙到半夜才整理出一半,李天顺逼着大家回去休息。

又安排赵武平、赵大锤、雷行明日一早把货船开到码头,接舅舅舅妈众人到郡府衙门居住。

听到大家又能团聚了,狄婵儿、红儿她们更高兴了,觉都没睡好。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大雍一小兵

大雍一小兵

木原十二钺
重生?穿越?王镡(x二声)睁开双眼的那一刻就面临着如何活下去的问题。因为在他眼前出现的是一张凶狠非常的脸,对方手中的剑正插在他的腰眼处。王镡觉得他又得再死一次了,好不甘心。
历史 连载 157万字
大清隐龙

大清隐龙

心净
大国争锋,总少不了‘弯道超车’的特殊历史时期,从农耕文明到工业革命,然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科技大爆炸,生产力急速提高的短暂历史阶段,都是落后民族‘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十九世纪末,又一次难得了历史机遇期出现了,而中华民族这一次将绝不错过! 本书为清穿造反文,不是什么拥清文,请诸君不要错会了意思! 请关注今日头条号‘我就是心净’观看心净的视频节目,以及相互交流互动!
历史 连载 1477万字